曹操要争天下,头号大敌是袁绍,因为对任何想争天下的人来说,袁绍都是头号大敌。
袁绍太强。东汉最讲门弟,而袁家四世五公,连续四代共五人出仕三公(司徒、司空、司马),地位最高的朝廷官职,世代高门。袁绍本人在汉末政治中占有显要的位置:早期参与宫廷政治,与大将军何进共谋尽诛宦官;董卓进京掌权后,拒绝与其合作,朝堂上按刀相向,挂印东归,尽显气节;随即起兵,集结关东诸侯,被推为盟主;反董卓联盟分裂后,袁绍抢地盘最早也最顺利,独占黄河以北,拥青、冀、幽、并四州之地,坐拥强兵,无后顾忧。更何况,乱世中人人慕强,四方豪杰争归袁绍。
不想便罢,但只要想争天下,总要解决掉袁绍,问题是怎么解决?
评价袁绍,评估北面的威胁,曹操及其谋臣在关键时刻有过几次对话。
第一次,曹操迎立天子都许之后,与袁绍决裂之势已成。袁绍拥众十余万,作势将下许都,曹营为之丧胆,这时曹操说:“本初其人,志大而智小,色厉而胆薄,忌克而少威,兵多而分画不明,将骄而政令不一,土地虽广,粮食虽丰,适足以为吾奉也。”
一句话,袁绍水平不行,再多资源也只是我的。
袁绍事后败了,这就成为曹操的先见之明。其实宽容本是袁绍的正选策略:既然天下归心,当然要兼容并包,他早已渡过打造核心小团体的早期阶段。曹操把两人不同阶段的策略取舍说成是个人才略高下,当然是故意的,他为了稳定人心。人心散了就全完了。
第二次,曹操与袁绍沿黄河对峙,此时刘备衣带诏案发东逃,曹操要追击。诸将劝解:大敌在前,追刘备干什么。曹操说刘备人杰,不除必有后患。至于袁绍,“虽有大志,而见事迟,必不动也。”
曹操的决策有两个道理。首先,袁绍是大敌,刘备是麻烦,但刘备能除,而袁绍尚不能除,能除的才要除。其次,他判断袁绍不会动,原因则不是他说的袁绍反应慢,而是袁绍一定会持重。这不是智略不足,而是力量对比使然。如果你实力强过对手一头,何必要突袭呢?突袭是弱势者的工具,堂堂之旗、正正之兵则是强者的默认选择。事实上,袁绍生前否决了谋臣不同阶段提出过的所有突袭曹操方案——没这个必要。形势决定选择,曹操当然懂,他只是顺便抹袁绍一把黑。
第三次,官渡战事不利,曹操想退兵许都。谋臣荀彧说绝对不行,“以至弱当至强,若不能制,必为所乘”。两军交兵,强弱悬殊,弱势方只能赢,不能躲不能退,一退就万事皆休。曹操继续坚持,突袭袁军粮草得手,终于赢下官渡之战。
第四次,官渡之战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,只是曹军击败了来犯之敌,袁军根本并未动摇。真正决定性的是两年后袁绍病死,二子争立。这时候曹操不再说什么袁家不足平了,立马抽回进攻刘表的军队,渡过黄河,各个击破,斩草除根,终于彻氏铲除袁氏力量,成为无可争辩的中原霸主。
纵观曹操打袁绍,面对头号强敌,目标都是一个,但各个阶段主要矛盾各异。在力量悬殊时,要防止军心离散,防止手下叛投敌营。在还不可能消灭对方时,重点是消灭可以消灭的其他对手,壮大自己,顺手去掉后顾之忧。在决战到来时,只有硬顶上。在有机会消灭对手时,秋风扫落叶,不给对手留下一丝再起之机。
至于说话,什么时候需要说什么话,阿瞒就说什么话。
0
推荐